明基數位媒體事業群總經理陳其宏(Peter Chen)先生、美國德州儀器公司DLP產品亞洲區域負責人John Ruhala親自出席發布會,并獨家約請《投影之窗》網就投影行業、產品、技術發展進行充分交流。
投影之窗:關于DLP和LCD兩種技術孰好孰壞的討論,曾經在2001年的時候開始被關注,但接續的幾年間,技術的區別并沒有成為市場的重點問題,人們更多關注的還是哪個品牌好、哪個便宜、哪個服務好,但到了今年,很多的媒體都用很大的篇幅來討論LCD和DLP技術的優劣,開始重復四年前的老話題。人們對核心技術的關注也影射出行業中的一些問題,請問您怎么看為什么會發生這個波折?
Peter:剛開始的時候DLP的市場份額不是很高,在2001年的時候DLP的份額大概只有18%左右,因此TI積極的想從LCD的陣營中拉過來一些廠商,像BENQ、OPTOMA等很多廠家在這幾年都在積極的推廣DLP技術,使得DLP在這幾年增長的很快。在開始的時候LCD的廠家沒有注意到DLP的發展,他們不在意DLP帶來的威脅,而在2004年DLP開始占到了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四十多,今年的目標是50%,這樣就形成半壁江山的對壘,這時LCD的廠家才越來越感受到DLP的威脅,所以LCD在這份競爭的壓力之下開始想一些對策�,F在生產LCD投影機的廠家組成了一個3LCD陣營,開始用整個陣營的集體力量來與TI的DLP技術對抗,今年以來很多生產LCD的廠家都有一系列的動作在世界各地推廣3LCD的技術。所以在今年LCD和DLP形成了明顯的對抗的局面,從而引起了各界的廣泛的重視,報道相應也很多,并產生了很多的討論。2001年開始的時候,由于是DLP技術剛剛進入市場,那時是對DLP進行新的認識,并和當時的主流的LCD技術比較,這也是很正常的市場討論;而現在的比較是二種技術之間真正的從對抗的角度來進行的一種討論。
投影之窗:我們曾經拜訪過日本的EPSON 長野縣TFT的生產廠并與他們的TFT事業部進行過充分的交流,我們也有TI公司芯片發展的最新資料。二者的投影機產能供給目前實力相當,綜合DLP 和LCD的芯片供給量,年度會有 700萬臺的投影機產能供應力,但2005到2006年間全球需求量預計低于500萬;供需的失衡,會不會導致面板或者芯片的降價?明基能不能在上游的成本上面取得更大的優勢,從而也給產品更多的價格調整空間?
Peter:基本上產業的產品價格一直都在變化,以投影機來看,市場上每年價格都在調整,成本的壓力相對的來說也是很大的。不管是LCD陣營還是DLP陣營對于利潤的降低都有一些看法,我們希望TI可以注意到產業價格在迅速的變動趨勢,我們希望雙方可以聯合起來應對。我們很清楚的感受到來自3LCD陣營的壓力,例如EPSON公司,他們的 LCD的價錢是很有競爭力的。所以我們非常希望TI能夠引起注意,我們可能要面臨更嚴苛的價格的挑戰。
John Ruhala:價格的挑戰肯定要面對。實際上,TI時刻都在注意市場的變化,并不斷提升產品的優良率,力爭在不同的競爭領域,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
投影之窗:投影機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近10年的時間。雖然市場競爭加劇,生存更加艱難,但品牌依然不見減少,目前還是有大約50多個高中低的品牌的產品在市場上共存,為什么有些廠商在已經很難維持的情況下仍然在苦苦的堅持,您從一個生產者的角度是怎么看待這個現象的?
Peter:在過去的兩三年里,市場相對比較平靜,在3LCD集團成立之前,LCD面板主要是EPSON提供,DLP芯片主要是TI提供,也就是TI和EPSON兩大陣營在競爭,實力相當,市場競爭就不是特別激烈,盡管還是在不斷降價。而從去年開始,變化就比較的大,大部分的日本廠商在這兩年就感到了特別的艱難。今年下來,真正可以贏利的廠商為數不多。隨著投影機這種產品面臨的價格競爭是日趨殘酷,我相信品牌會越來越濃縮,四五十個品牌共存的局面就快要結束了,留下的將是真正有實力發展的廠商。
投影之窗:今年中國市場隨著教育部出臺了一些對貧困地區的扶貧政策,國內出現了一些比較大的標單,上千或者是幾千的大單集中采購,但是利潤都不大,而且其中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同時,在一些零散的市場,還存在或許更大的爆發力,只不過投影機的宣傳還沒有到位。BENQ怎么應對這兩級化的趨勢?
Peter:您的觀察是很細致、很清楚的。從市場上看,過去的兩三年,我們國內投影機市場60%多的份額都是來自政府的標單,通過零散的渠道銷售不到40%,但是政府的標單的利潤率是很低的,所以我們從今年開始大部分都是靠市場零散的渠道來銷售,我們現在60%的是靠一般的渠道在銷售的,數量雖不大,但價格健康。政府,學校的集中采購大單也在繼續支持,只是現在我們的重點是更積極的耕耘一般渠道銷售。在企業中,投影機的銷售空間也是很大的,投影機已經成為公司會議的一個必要的設備,新興的企業那么多,很多的中小型企業都是在市場上購買產品的,因此這種零售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種一般渠道的銷量將來一定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很看好中小企業的這塊市場。我們在實際銷售中,已經在標案跟零售的比率上取得了非常難得的變化。
投影之窗:明基的自有品牌發展之路也是經歷了辛苦,并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效。同時明基也是一個生產能力有目共睹的實力廠商。一方面要擴大生產,另一方面要權衡跟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您覺得明基現階段最佳的代工和自有品牌的比例應該是多少,其他的公司才能認可你的存在和營銷方式?
Peter:我們集團一致認為各占50%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是比較健康的。去年我們的情況不錯,品牌大約是20萬臺,代工也接近20萬臺,而我們總量是40多萬臺,品牌稍微多一點,仍然是健康的組合。今年的情況就正如你所提到的,我們的品牌是在成長,到現在有50多萬,所以有一部分人會覺得我們這樣有問題,實際上對比著看,我們的品牌雖然在增加,但是我們的總量卻受到影響,這是必然的現象。就像我們爬山,有上山有下山,山頂是比較好的狀態�?斓缴巾數臅r候是很辛苦的,在過去我們的品牌還不夠強的時候,代工占主要,慢慢的當品牌占到40%或者是50%的時候,就感覺到爬山的坡很大,很難前進,去年就是在一個比較高的點,開始看到影響。接下來我們還是立足于做品牌,希望兩條腿走路,來跟我們的代工伙伴達成一致。
我們現在的著眼點是,不管是品牌還是代工機會,明基還是在做技術,搞好技術,問題就會減少很多。如果產品是靠價錢來打拼,而不是靠技術或者是獨特的設計,產品的差異性不大,消費者肯定是選擇價格低的產品。如果我們有獨特的技術,產品有特色,這樣就會吸引消費者。今年我們戰略的調整后,我們仍然會去爭取代工的機會,但是我們的重點是在開發產品的獨特性上,比如我們在開發6000流明、9000流明這些高亮度單片式DLP,我們還推出了很多很有特色的產品,比如說最安靜的噪音最小的產品,諸如此類,用我們的技術來證明我們的產品有特色,我們的技術有特色。就像日本的很多產品很多的品牌,都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頭,他們出來做自己的品牌外,他們就有權利選擇說他們要不要把技術賣給別人,他要是賣的話還是很多人會去買的。主控權都在他身上,他也不用關心找不找的到客戶,關鍵是他賣不賣。像三星也是這樣,他也不只是做他自己的品牌,他是做了很多的代工,但三星他也有很多自己獨創的產品,像82寸和102寸的PDP樣板,或者說像夏普65寸的LCD樣板,不過重點是他們賣不賣。比如說他們現在如果想和我們合作,問BENQ買不買他們的技術,我們不會因為他們也有自有品牌而不買。所以說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讓我們的技術我們的產品能跟別人的不一樣,有我們的特色。在產品上下功夫,情況就會改變。
投影之窗:明基這樣的企業能做到自己在產品上下功夫,完全靠自己的實力做自己的品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我們的新產品是不是市場需要?因為沒有經受市場考驗的產品是沒有生命力的,明基有很大的生產能力,但是如何尋找到在設計時就有很好市場前景的產品?
Peter:這就是我們致力于做品牌的好處,我們的投影機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銷售,我們隨時隨地都有很豐富的市場訊息收集,如國內很多使用上特殊環境的需求,使用者的喜好,每個國家都是不同的。怎么樣讓前端的訊息比較快到達后方的設計部門,我們永遠都在追求這個效率。從我們的角度看,全球不同國家的需求我們都收集到,如何尋找到共通點,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怎么樣去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我感覺到是一個更困難的事情。我們一直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明基做品牌的深度和廣度,使得我們具有獲取第一手信息的優勢,然后和規劃設計部門交流這些信息,對未來產品發展具有明確的方向。
投影之窗:我們觀察到,目前投影行業的增長,按照各種分析報告預測,都是一種每年百分之多少的自然增長態勢。在我們看來,應用是無限的市場,一個應用的啟用,可能就會突然帶來一個市場的出現,和需求量的爆發性增長。比如液晶電視在樓宇中的廣告應用例子。您覺得在投影機方面有沒有可能出現一個爆發性的市場,比如家庭影院市場或者其他的,明基作為一個提倡創新和快樂科技的企業,又具有研發和生產的實力,有沒有可能去做一些創意去把這個市場創造出來?
Peter:這個當然我也不敢過度高估就說我們一定能夠去創造一些不同的應用的需求,但我贊同你的觀察跟看法。當然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是有它的規律的,都是按照社會的需求來發展,投影機的應用也不例外。坦白講,我們一直都在觀察是否有類似這種的突破性的發現。我們所作的一個工作,是一種口袋型的投影產品,LED光源的,但是現在亮度還不夠,我們在想辦法把亮度提高。這種投影機可以放到口袋,讓每個人帶一個。PC、手機、以及很多其它新興的數碼產品,都是因為個體應用的需求,才產生一個很大的市場容量;我們認為促進未來投影機的增長,是要如何與個人應用和消費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有爆發性的成長。
此外,投影機如果僅考慮前投的應用,就會受到環境的限制,比如說房間面積不夠,或者家里面用投影機,要關燈啦等等,比較不習慣,因為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這個環境,也不是每個家庭都喜歡。那有沒有什么方式可以突破這樣的限制?要能突破,大概對這個家用市場的需求就會是個促進
投影之窗:根據我們對中國市場的調查,2004年家庭影院市場(16:9產品)規模非常小,僅有3500臺,越占到了1.5%;但我們感覺到,雖然家庭影院的市場不大,尤其在中國非常的小,但是很多廠商的產品儲備很充分,并且重視程度都非常高,明基也是,明基在國外也是發布了4,5款家用產品。您如何看待16:9的家用產品市場發展?
Peter:基本上是這樣的,家庭這個市場的占有率在投影市場的比例還是低,因為基數低,年增長率還是很高的,但是也還沒有爆發性的成長。我們過去在國內這邊家庭影院產品做得的確比較少,我們不是沒有產品, 480p和720p的產品我們都有,1080p的明年也會推出,所以全系列這種16:9的寬銀幕的其實我們已經有了,只是過去在國內因為量少,不好實現生產的合理安排。接下來我們要積極克服這些問題。這次在北京的發布會,我們也隆重推出一個PE7700的16:9產品,最近得到好幾個國際性的大獎,希望在市場上有所突破。
投影之窗:明基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作投影系統研發的公司,投影機的技術和功能都有一些增長點,投影機整體性能的提升肯定是投影機某一個部件性能的提升。明基作為一個系統整合的公司,您希望上游零部件廠商什么關鍵的突破才能對您的產品有所幫助,或者說06年會有什么突破呢?
peter:我們和TI的合作是非常密切的,像DLP有其優點,但也有一些架構上的缺陷,比如顏色的部分,提升顏色表現的黃金色輪是我們一直和TI合作的,就是讓顏色怎么才能比LCD更好,或者說平起平坐,TI接下來也有這方面的發展,像新的3020芯片將會在顏色上有所突破。DLP的投影機下一步主要突破,是如何實現顏色的提升,而不需要犧牲太多的亮度,這個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因為LCD一直用這一點來攻擊我們,所以我們希望TI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突破。
John Ruhala: 全新的DDP3020 成像集成電路是為其客戶量身訂做, 可以讓不同的制造商不斷發揮創新的空間。尤其DDP 3020成像集成電路內置的2-D圖像重點修正和畫中畫功能。TI致力于創新技術帶給客戶更佳的產品, 更好的畫質。我們希望在商業和教育領域提供更好的視覺體驗。"
peter:還有像1080p這方面TI也積極在研發,由于在1080p這方面DLP是比較缺乏的,我們希望研發速度還有價格方面能夠會在未來的一年中有很快的突破,因為未來1080p的需求是越來越大的。最近PDP面板都已經實現了1080p了,液晶也做到了,那DLP在這一領域落后了一點,慢了一點,而且價錢一定要能和這些不同的技術能夠平起平坐,所以我們期待在這個方面一定要有所突破。
John Ruhala: 德州儀器在9月美國CEDIA展會上正式推出了具有1080p高分辨率(1920 x 1080)的前置投影芯片。1080p將會是諸多電子顯像應用產品的高清晰度標準,其中包括廣播電視、電腦游戲和高清晰視頻播放器。
|
# # #
關于明基BenQ
明基BenQ成立于1984年,初期以電腦外設產品為業務重心,后逐漸擴展至光電、通訊以及數字多媒體領域。2001年12月,明基電通正式發表自有品牌“BenQ”,以“時尚產品網絡化”為核心發展概念,涵蓋液晶顯示器、CRT顯示器、液晶電視、投影機、Joybook筆記本、Joybee
MP3、光驅、刻錄機、DVD光驅、DVD刻錄機、數碼相機、掃描儀、手機、寬帶網絡等多元化產品線。
明基BenQ 2004年營業額為50億美金,擁有員工15,000名。身為IT產業的領導者,BenQ在產品研發、制造、銷售及客戶服務各方面均達全球化規模,于歐洲、美洲、亞太各國及中國大陸設有分公司,從事行銷及客戶服務等業務;在中國蘇州、臺灣、馬來西亞檳城及墨西哥墨西卡利則設有生產基地;在科技研發方面,BenQ擁有位于中國蘇州的軟件研發中心、中國臺灣及美國圣地牙哥的通訊研發中心,以及2,000多位研發工程師,2032項以上的專利。更多信息,請至
www.BenQ.com 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