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對投影行業來說,依然是一個穩步發展、持續增長的一年。全年整體的發展并沒有受非典阻礙的太大影響。雖然還沒有到最后的財年統計分析,據迄今為止來自投影之窗的初步估計,2003年全行業的增長率依然可以保持在50%左右,全年的銷量預計將超過18萬臺。經過了5年多的發展,國內的投影顯示行業日趨成熟,逐漸構成了一個完善的產業鏈結構。分析2003年的市場概況,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不可忽視。
供應商發展平穩,產品日漸豐富
如今中國市場上,有30余個品牌的、400多種機型活躍在各種市場銷售中。產品可謂極大豐富。其中EPSON、SONY、PANASONIC、NEC、 PLUS、 HITACHI等日系廠商;INFOCUS、BARCO、PHILIPS、3M、CHRISTIE、HP等歐美廠商,以及臺灣的明基、中強、臺達,和大陸的聯想、晨星、澳視、雅圖等,在市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占據了市場銷售的重要部分,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都處于穩步的發展之中。
2003年市場上老品牌的發展依舊穩健,新軍的加入亦不可忽視。惠普、和聯想公司作為2003年才涉足國內投影機市場的新品牌,依據自身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很好的用戶基礎,很快打開了市場局面;尤其是聯想一舉獲得山西教育市場2000余臺的投標大單,創業界先河。新品牌的加入,為行業發展帶來了新鮮的力量,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中國市場日漸增長的市場容量,給上游技術以及零部件供應商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和誘惑力,使他們亦紛紛走上前臺,尋求更多的發展伙伴和機會。其中,DLP投影顯示技術的唯一提供商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因特別看好DLP產品未來的發展前景,顯得尤為積極。2002年中國市場上DLP產品的占有量不足20%,全球市場DLP產品也不過為31%。預計經過未來幾年的發展,DLP產品市場占有量將逐漸增加。為了實現市占率提升的目標,TI公司一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DLP技術本身,使得DLP產品從亮度、對比度、性能表現等方面有很大提升,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TI開始加強與客戶的緊密合作,并試圖不斷拓展新的合作伙伴。
此外,中國市場作為國際性的生產基地的重要性,在投影顯示行業也得到明顯的體現。未來將有更多的品牌和產品,以至零組件的生產和供給,將實現本地化。
價格瓶頸不再,用戶需求提升
投影機如今在各行各業的需求有大幅度的上升。作為最佳的演示設備,在各種培訓應用、企事業單位會議、特殊顯示以及行業指揮、監測監控等場合,都可以見到投影機的身影。在過去一年中,投影機的平均價格約有20-30%的下降。曾經的高價格瓶頸已不復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市場需求的發展。
教育行業依然是中國投影機產品的最大用戶群體,占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2003年普(中小學)教系統等對投影設備的采購力度更加擴大,先后出現了若干個大數量的采購標單。來自教育行業的大量采購一方面給廠家和商家帶來了商機;但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用戶對投影機產品的日趨了解,采購中占據相當大的主動權,往往對產品、服務等有苛刻的要求;加之市場品牌眾多,競爭激烈,大單的背后,往往包含著商家的辛苦經營。
渠道變化巨大,適者生存
投影機目前依然是一個依靠渠道銷售的產品。在國內主要區域市場,投影機廠家都非常重視渠道的建設和發展。為了保證市場的銷量,廠商希望自己產品的渠道盡可能穩定;但由于市場品牌眾多,競爭激烈,經銷商往往經營多種品牌,以減少對單一廠家的依賴性。2003年的投影機市場渠道的變化很大,既有威達、佳杰等老牌IT分銷商的加入,也有神州數碼和NEC強強聯手的戰略變化。市場發展的需要,使得無論是廠商選擇經銷體系,還是經銷商選擇產品,都將是適者生存。
行業發展期待更完善的產業環境
由國家質檢總局、信產部共同簽署的,于2002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三包規定,規定了投影機產品三包有效期為2年;主要部件-燈泡三包有效期為6個月。2003年8月1日起,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規定,投影機又開始執行新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即“CCC”認證),這也是國內外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準入證。這兩項產業政策的發展,都對投影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深入的影響。未來市場的發展將期待一個更完善的產業環境,從而解決標準確立、測量統一、指標公平競爭等更多的問題。
應用有待拓展,前途喜憂參半
投影機如今由于高速的市場增長,已成為IT行業的新的亮點和熱點,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力。未來投影機的發展,不僅要依靠教育行業、商務市場以及行業市場的需求增長,隨著產品的多樣化和價格瓶頸的突破,投影機如何向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拓展,如何啟動這一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將是產業發展和廠商關注的重點。但在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投影機將遇到來自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以及各種背投產品等的有力競爭。產品應用的普及和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也將有待時日。未來的高速增長率的維持,依舊是機會和艱辛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