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觀察]
人類歷史的進程中,藝術一直以豐富多變的形態伴隨著大眾的生活。舞臺演藝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呈現形式,在時代技術的發展之下也經歷著無實物表演—舞臺布景—聲光電結合的轉變。
那么,科技的加持為舞臺帶來了什么?值此畢業季,筆者有幸前往中央戲劇學院東城校區實驗劇場,觀賞由2020級音樂劇班畢業演出的音樂劇—《鋼的琴》。舞臺演出結合了燈光與投影影像,身臨其境,所感頗深,在此與各位分享。舞臺現場后方配置了4臺愛普生激光工程投影機,另外在舞臺后方還設置有兩臺搭配反射式超短焦鏡頭,在不影響舞臺布景的情況下短距離投射超大背景畫面,為劇目提供沉浸場景觀感。
然而在劇場舞臺上,場景則是劇目的核心要素,在舞臺特有的“富有張力”的演員表演節奏中,場景可以說是帶動觀眾情緒入戲的關鍵推手。實體舞臺布景可以營造沉浸感,但在添加影像之后,視覺內容與聲光電的聯動恰可以完美銜接舞臺情緒的每一次起承轉合…在這個需要“共情”的場合,影像給予了舞臺、演員、觀眾此刻最需要的情緒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