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報道】
新年雙節之際,一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文旅IP大會引發產業高層人士發表意見,IP作為文旅項目基礎直接決定著成敗。提煉了一些嘉賓觀點,供參考…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2021年我國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文化引領、科技創新將成為旅游業發展主旋律。
上海文旅局局長于秀芬:文旅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超級IP的培育和支撐。上海將啟動高峰工程,推動文旅業數字化轉型。
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從紅、網紅、常紅、長紅四個維度剖析產品優勢和問題。IP最根本的是長紅品質。
凱撒旅業CEO金鷹:文旅IP扮演優質供給的重要角色。IP打造依賴于時間沉淀、提升,方能成為經久不衰的IP。
旅游融合創新研究基地專家周玲強:IP打造對目的地而言,要用自己的特色、文化,引起人們一種美好向往。
陜西旅游集團董事長周冰:無論是觀光游,還是休閑度假,體驗的都是文化。利用文化IP的獨特吸引力,使得旅游更有意義。
廣西旅發集團總經理潘鳴:文旅IP要有內容性、獨創性和商業性三大屬性。好IP應具備聚粉、流量拓展、強變現的商業價值。
江西旅游集團董事長曾少雄:IP變現關鍵是IP轉化為賣點;價值傳播點、效益實現點、效益溢出點三點重合的IP才能變現。
湖北文旅投資集團總經理吳靜:文旅行業將把握疫后新機遇新消費,加快IP
優化供給、科技創新、資本賦能、產業協同。
南京旅游集團董事長謝國慶:文旅項目根據不同IP特點采用“科技+文化+旅游”手段,深度融合“文、旅、商、體、藝”業態。
|